第二百一十四章 应天突变-《北宋不南渡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岳将军的心思,本官也能明白,但局势如此,也强求不来。”李纲心里也想北伐,但作为宰相,所考虑的事情就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可行性了。

    “如果只能付以十万兵,末将仍愿领兵北伐。”在思索良久之后,岳飞终于下定决心,即使只有在兵力有限的情况下,也不愿意放弃这次千载难逢的时机。

    这倒是让李纲连连摇头。“岳将军,你知道你在说什么么?勉强可不是好事,朝廷允你十万,十万也是人命,你若失败,朝廷治你之罪倒是次要的,要是十万人陪葬的话,你可安心?”

    “为将之道,不顾生死,为兵之道,重在效命,末将练兵之策便是令军士以国家为先,首级次之,纵然血尽骨枯,也在所不惜。”

    李纲的质问,算不上质问,至少对于岳飞来说如此,中兴四将的练兵之法各有不同,韩世忠重器,刘光世重多,张俊重法,岳飞重的便是一个义字。

    四大新军,论装备比不过韩世忠,论人数也不及刘光世,但论不怕死的程度,怕是只有岳飞部的精锐才能有如此的觉悟。

    这正是岳飞练兵的核心方针,以及他不断灌输给部下的意志。

    “臣不怕死,臣只怕死不得志,臣和所部将士无论生死,必为大宋尽命。”

    李纲无话可说,世人道岳飞其人极其不会讨好上司,但这话一出口,算不算拍了个马屁。

    “既然如此,那北伐之事暂且定下,岳爱卿便领兵十万,筹备北伐事宜,至于粮饷,朕也会通知户部,不日汇于开封,在一切准备妥当,岳爱卿便可选择合适的时机渡河北上。”

    “臣,领旨。”岳飞郑重的道。“另外,不知陛下准备着谁节制微臣。”

    这是岳飞的另一个问题。

    武将出征在外,那就像是放飞了的鸟儿,自由翱翔。

    文贵武轻的大宋,对于武将防范的地步可是深入骨髓的。

    哪怕是岳飞也早已习惯的这个模式。

    调动大军的武将,基本会由文臣节制,以防止武将弄权。

    但文臣的节制在某些方面,也是大宋军队战斗力底下的一个主要原因。

    不懂兵的文臣对武将指手画脚,武将调度用兵掣肘颇多,施展不开,以至于在战略和战术上就很被动,总是被金人干也很正常。

    西北军实际上也由文臣节制,宗泽就是文臣,只不过这兄弟很懂兵,倒是没有出现外行人指挥导致战斗力底下的事情出现。
    第(2/3)页